近年来消费型易感基因检测产品层出不穷,但大众似乎还没有做好充分的认知准备,对这类基因检测产品的认识往往存在很多误区。
误区一:易感基因能告诉我得了什么病也许这是易感基因检测最大的误会。对于健康人而言,易感基因检测主要是从遗传角告诉受检者患某种疾病的风险,是遗传上身体发展的倾向,而不是当前的状态。
误区二:易感基因结果高风险说明我一定会得这种疾病基因检测并不是算命,疾病的发生更非只由基因说了算,例如我们日常关注度比较高的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患病多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易感基因检测只能检测我们遗传的部分,并不能检测环境这类可变因素对身体的影响。
误区三:已经患肺癌了,易感基因检测肺癌项是低风险,不科学!!易感基因检测对象是胚系基因(即由受精卵时期就开始不断复制传递的基因),它的特点是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具有相同性,因此能从遗传角度告诉我们身体的发展倾向。但由于癌症的发生也受环境的后天影响(例如吸烟、饮酒、辐射等),它可以刺激个别细胞发生基因突变,这种后天形成的突变每个细胞并不相同,易感基因是无法检测的。
误区四:既然基因不能改变,易感基因检测也没什么用消费者有权选择是否知道自己的基因情况,毕竟基因不能改变在目前的医疗现状下是不争的事实。但选择知道身体的发展倾向能为我们年度体检和平日健康管理提供导向,做到针对性深入体检和精准的健康管理。甚至部分疾病的高风险患者可采用药物预防手段,例如由于BRCA1/2基因突变而造成的乳腺癌高风险患者,服用他莫西芬可降低疾病发生风险。
误区五:易感基因检测一生只需要做一次严格的说这也并不算什么认识误区,只是描述方法有失严谨。应该是,在检测基因和数据库信息相同的情况下,基因检测一生只需要做一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基因了解的不断深入,我们会发现与疾病相关的新基因,或者对原有基因与疾病的关联有新认识,这些都会造成检测结果的不同。所以基因检测也像手机系统升级一样,可以不断“下载”新版本,只是这个版本“更新”的周期特别长,可考虑5-10年“更新”一次。
下次再遇到易感基因检测产品,可不要再误会咯!